媒体聚焦

首页>新闻中心>媒体聚焦
首页>新闻中心>媒体聚焦
媒体聚焦

新华社:开发性金融助力筑牢防汛安全屏障 开发银行1.2万亿贷款支持水利建设

【字号:
发布时间:2021-10-21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2021-10-21A+

  记者21日从国家开发银行获悉,截至2021年9月末,该行累计发放水利建设贷款12372亿元,其中当年发放830亿元,贷款余额5326亿元。针对全国已开工建设且有融资需求的128项重大水利工程,开发银行已融资支持82项,承诺贷款4319亿元,投放资金1948亿元。

  近日,受连续强降雨影响,位于陕西省佛坪县和宁陕县交界处的引汉济渭三河口水利枢纽迎来水库建成后最大洪水,最大入库流量达到2840立方米每秒。关键时刻,三河口水利枢纽发挥蓄水防洪作用,将下泄洪水控制在1300立方米每秒以下,有效降低了下游及汉江干流防洪压力。自2017年以来,国家开发银行持续为引汉济渭一、二期工程建设提供支持,已承诺贷款205亿元、发放贷款51.6亿元,助力这一重大水利工程充分发挥在防洪、供水、水生态修复等领域的重要作用,惠及渭河沿线1400余万百姓。

  自1994年成立起,开发银行就积极参与国家水利建设,成立当年就为三峡工程提供了300亿元贷款,不仅保障了三峡工程一期建设所需资金,也为三峡总公司拓宽融资渠道、优化负债结构、形成滚动开发能力打下了坚实基础。此后,开发银行又融资融智支持了南水北调、黄河小浪底、万家寨水利枢纽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近年来,开发银行进一步深化银政合作,先后于2011年、2015年、2019年与水利部签署《开发性金融支持水利发展合作协议》《关于共同推进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战略合作备忘录》《开发性金融支持水利基础设施补短板合作备忘录》,并通过双方联合发文等方式,发挥开发性金融作用,加大中长期信贷支持力度,创新投融资模式,提供差异化信贷政策支持,推动防洪、供水、农村水利、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等水利重点领域发展。

  为打造水利枢纽“大国重器”提供坚实资金保障。重大水利枢纽工程在保障国家水安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其投资金额大、投资周期长的特点,与开发性金融中长期投融资的特点高度匹配。近年来,开发银行重点支持了广西大藤峡、新疆阿尔塔什、江西峡江等水利枢纽工程建设。

  助力优化水资源配置,让“远水”也能解“近渴”。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是我国基本水情,建设水源工程、引调水工程,有助于更好保障居民、企业用水需求。开发银行聚焦服务改善民生,支持了云南、贵州等地区重点水源建设,以及南水北调、引江济淮、滇中引水、引汉济渭等重大调水工程建设。

  支持农村水利发展,让更多百姓共享发展成果。农村水利设施是增强抵御干旱洪涝能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基础设施,事关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开发银行大力支持全国各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节水灌溉等项目建设。

  服务水生态环境修复治理,“贷”回碧波荡漾秀美景色。开发银行积极支持河湖流域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工程建设,有力保障了太湖治理、巢湖治理、滇池治理、永定河治理、新安江治理、伊通河水系综合治理等一大批水环境保护与综合整治重点项目建设的资金需求。

  国家开发银行有关人士表示,“十四五”时期,开发银行将发挥开发性金融作用,聚焦防洪、供水、水生态修复等水安全保障领域,支持大江大河治理、重点水源工程、水资源配置、城乡供水安全、流域综合治理、节水灌溉、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智慧水利等重点项目,以高质量金融服务助力国家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记者:吴丛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