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渐冷,坐落在西安老城未央区的团结村更新改造项目施工现场,却是另一番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随着国家开发银行信贷资金的源源到位,原本基础设施落后、区域面貌老旧的“历史老片区”,正承载着当地2000余户居民热切期盼,更新打造为配套设施完备、生态环境宜居的崭新片区。
这种人民群众居住条件从“住得了”向“住得好”的发展转变,正是开发银行陕西分行通过发挥开发性金融功能和作用,助力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的一个生动缩影。今年以来,陕西分行党委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实践抓手,周密统筹部署,抓好组织推动,紧盯成色质量,确保把人民群众实事办好、好事办实。
把牢办实事“四严”标尺
在陕西分行“一把手”办公桌上,一份各支部办实事专项攻坚行动进度表被批示得密密麻麻,“要坚持一个支部攻克一个难题,办实事要真正显效见效,请领导小组办公室将此纳入督办,本周领导小组专题会研究……”为确保每一件实事都得到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陕西分行党委确立了办实事“四严”标尺,带领广大党员干部抓进度、攻难点、保成色,取得显著成效。
严密组织机制。完善分行党史学习教育体系,对分行办实事的方法路径、重点内容、整体任务和目标要求进行制度化安排,既抓“方法论”,又重具体实践。编制《任务表》《日程表》《工作提示》,做到全年任务明、逐月任务清、每周任务实。
严控任务质量。制定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和督办清单“三张清单”,确立重点任务19件,具体举措45项,将落实责任逐一对应到时、点、人。党委班子带头坚持“三个深入”,赴基层一线、政府企业和支部员工带队调研走访138次,摸清“急难愁盼”问题症结。强化支部办实事表单化调研力度,突出具体问题、举措、成效,杜绝形式主义。
严谨扎实推进。对标重点任务,给予信贷资源和攻坚资源倾斜,提前超额完成预期目标。“七一”前夕,陕西分行同时实现表内贷款余额突破5000亿元、管理资产突破6000亿元,城市更新、生态保护、普惠养老等领域一批标志性重大项目和实事率先落地,办实事能力进一步增强。
严格督导检查。成立分行督导检查小组,实行任务销号制,做到督办跟着任务走。实行办实事验收机制,动态访谈、调查政府、客户、群众满意水平。
实现惠民生“三曲”协奏
“请您放心,这是全运会的重点城市更新项目,我们高度重视,今晚加班加点保证明天资金到位。”在陕西分行客户三处办公室,党支部书记一边拿着手机与客户沟通贷款发放工作,一边正驻足凝视墙上的西安市城市更新作战图。隔壁大会议室里,由客户三处、评审一处等处室党员骨干组成的攻坚队正连续奋战,虽已近晚上11点,依然灯火无熄。
奏响惠民生“初心曲”。陕西分行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着力增强基层堡垒的政治性、战斗力,明初心践使命,切实以群众实事“干得怎么样”检验百年党史“学得怎么样”,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认真落实与西安市开发性金融合作备忘录,抓好“三级联络人”机制,与对口政府部门和重点客户密集开展联学共建,在深化银政合作中提升金融服务能力。
奏响惠民生“使命曲”。以保障性住房建设融资为着力点,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配合西安市建立“市级统筹、以区为主”城市更新工作体制机制,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加大对公租房、老旧小区改造等重点项目的融资支持,助力提升群众幸福生活。
奏响惠民生“践行曲”。为推动实事落地见效,陕西分行以党员骨干为主体组成联合攻坚队,聚焦公租房等重点领域,拿出“一鼓作气不停歇,誓将旧城换新颜”的斗志,面对项目融资时间紧、任务重、困难多等挑战,为客户从完善顶层规划、制定城市更新配套制度体系、理顺工作流程、构建市场化融资模式等方面提供全方位融资融智融制方案,有力推动保障性住房建设向市场化可持续方向大步迈进。截至10月底,实现公租房、老旧小区改造等领域授信超过539亿元,发放贷款225亿元。
“城市更新是一场由旧向新的蜕变,项目开展确实难度不小,但收获的是群众生活品质的显著改善。让原先的老旧村落变成宜居宜业的幸福新城区,我们开行人责无旁贷。”参与西安保障性住房项目融资的陕西分行联合攻坚队队员自豪地说。